• 首页
  • 本馆简介
  • 先贤传略
  • 展馆导览
  • 纪念场所
  • 联系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本馆现为省市区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教育基地”。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同志为本馆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馆最初...

更多>>

  • 《何香凝传》尚明轩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
  • 《何香凝绘画选》何香凝美术馆编,中华书局1997年。
  • 《廖仲恺和何香凝》周兴梁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 《双清诗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 《孙中山廖仲恺与中国革命》陈福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更多>>

  • 传承弘扬革命文化 纪念馆在行动 2024年12月25日
  • 纪念馆临时闭馆通知 2024年12月19日
  • “为了民族复兴”专题展在白云校区展出 2024年09月30日
  • 2024年中秋节假期展馆开放通知 2024年09月14日
  • 临时闭馆通知 2024年07月30日
更多>>

“华侨大学学生领袖拓展班”来纪念馆开展"承志"精神调研

作者: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点击:|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4日

         文字、图片 罗丽斯

 

5月12日中午2点,近30位来自福建泉州华侨大学的师生到访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正值周末,由于他们没有预约而自行到访,遇上了馆休日闭馆。在得知情况后,工作人员在十几分钟内就赶回到纪念馆,开始了有条不紊的接待参观。

 

 

 

来访的是“华侨大学学生领袖拓展班”。他们身穿统一服装,到纪念馆是开始“承志”精神调研活动。蔡瑞燕馆长非常重视对他们的接待,负责讲解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因为华侨大学与我校首任校长何香凝、廖承志都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许多归侨、侨眷,任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何香凝特别重视他们的子弟上学问题。在她的主持下,先后在北京、广州、福建集美创办了三所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1959年又提出了以招收归国侨生为主的华侨大学的意见。1964年大学建成后,时任中侨委主任的廖承志担任校长。今年是廖承志诞辰110周年,为缅怀首任校长廖承志,探讨他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品质,华侨大学以不同的形式组织大学生开展学习缅怀廖承志的活动,这次是学生领袖拓展班专程来进行“承志”精神调研。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继续向蔡馆长提问:怎样概括廖承志的精神品质?既然是时势造英雄,那今天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他或者他父母那样的时代英雄?新时代青年人要怎样学习廖承志……蔡瑞燕馆长一一进行了耐心的回答,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采集录音、录像,她的回答得到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同学们热情地向纪念馆赠送了由他们亲手制作的、以华侨大学校门及校内主景观为创作对象的剪纸艺术作品。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讲解交流,华侨大学的师生们才带着目的达成的表情告别我们,踏上归途。

 

 

中国广东广州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RoomWebDesign

友情链接

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24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内

(020) 89003117

jnguan@zh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