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同志为本馆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馆最初...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深挖善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等校内红色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整合红色基因和红色印记,以“走新”且“走心”的方式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
该校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壮大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爱国主义精神是仲恺精神的核心,与团结奋斗、扶助农工等精神品格是始终贯穿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4年办学历程的红色基因和精神主线。
该校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红色基因,校内红色资源丰富: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此外还有曾是上世纪30年代华南地区最大的蚕种冷藏库和蚕种改良实验室,收藏有廖仲恺先生遇刺身亡时的血衣,现被列为“广州市历史建筑”的“乐干楼”四合院。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是广东省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馆内全面展示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子女廖承志、廖梦醒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矢志革命、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革命历程。自建馆以来,不仅是省内外游客瞻仰纪念廖仲恺何香凝先生的好去处,也是仲恺师生“身边的爱国主义课堂”和思政教育阵地。作为全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高校,学校注重在廖仲恺先生诞辰、何香凝先生诞辰、新生入学、新教工入职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举办敬献花篮仪式、观看电影《廖仲恺》等独具特色和仪式感的纪念活动,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员工爱党爱国爱校的观念意识和对学校的价值认同,激励一代代仲恺人继承和发扬传统革命精神和学校优良作风,多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为切实贯彻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莅校调研时提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光荣传统”等指示精神,纵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学校党委统筹谋划,深挖用好校内红色教育资源,将革命传统教育牢牢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之中,面向全校全覆盖开展“不忘办学初心牢记兴农使命”主题党团日活动,活动内容由参观和座谈两部分组成。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不忘办学初心牢记兴农使命”主题党团日活动通过学校“办学史”和“发展史”的纵横比对,片段式截取与节点式提炼相互结合,使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注重实验”“扶助农工”的办学理念和强农兴农的使命担当。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更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史料,组织撰写重点突出廖仲恺、何香凝一家革命精神和学校光荣传统的讲解词,为大力发扬革命精神、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发挥了应有作用。
据介绍,截至6月上旬,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进行红色宣讲、党史宣讲报告会146次,接待参观达122批次、4400多人次;仲恺科技孵化园接待校内外单位达校内各级党组织、各单位团体33批次,近1000人次。多个校外单位也到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通讯员曾献尼龚慧枫)
原文链接: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6a55984290f1498a8503c5c3d8c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