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本馆简介
  • 先贤传略
  • 展馆导览
  • 纪念场所
  • 联系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本馆现为省市区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史教育基地”。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同志提议,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由广东省人民政府设立。1982年8月30日正式开馆,叶剑英同志为本馆题写馆名。1984年5月,聘请廖仲恺、何香凝之女廖梦醒担任名誉馆长。现馆址为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1982年10月12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本馆最初...

更多>>

  • 《何香凝传》尚明轩著,民族出版社2004年7月。
  • 《何香凝绘画选》何香凝美术馆编,中华书局1997年。
  • 《廖仲恺和何香凝》周兴梁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 《双清诗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 《孙中山廖仲恺与中国革命》陈福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更多>>

  • 传承弘扬革命文化 纪念馆在行动 2024年12月25日
  • 纪念馆临时闭馆通知 2024年12月19日
  • “为了民族复兴”专题展在白云校区展出 2024年09月30日
  • 2024年中秋节假期展馆开放通知 2024年09月14日
  • 临时闭馆通知 2024年07月30日
更多>>

中日友协原会长孙平化后人向纪念馆捐赠藏品

作者: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点击:|发布时间:2023年09月01日

文字:李苹  图片: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7月下旬,中日友协原会长孙平化同志的女儿孙晓燕、嫡孙孙志鹏以邮寄交付的方式,将一批藏品捐赠给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其中,孙晓燕女士代表孙平化同志后人捐赠孙平化手稿、资料等21件(套),孙志鹏先生捐赠廖承志书法稿1幅。

 

廖承志书法稿

 

孙平化长期在廖承志的领导下从事对日工作,深受廖承志人格魅力的感染。1964年起任廖承志办事处驻东京联络处首席代表,后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友好协会会长等职。他为发展新中国同日本的关系,推动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做了很多重要的具体的工作。早稻田大学是廖仲恺和廖承志父子的母校,198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早稻田大学决定授予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校友廖承志名誉法学博士学位。受廖承志委托,中日友协访日代表团孙平化副团长和廖晖团员共同前往早稻田大学,由孙平化代表廖承志会长接受学位。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基本陈列展出了学位记、表彰状和博士服等实物,以及1970年代廖承志与孙平化的合影。

孙晓燕现任早稻田大学中国校友会会长、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十分崇敬廖承志,多次来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参观。孙平化生前指定孙晓燕处理他所收藏的资料,今年春孙晓燕与大鸾翔宇基金会一行曾来馆参观,回去后她主动联系馆方负责人提出无偿捐赠一批孙平化同志收藏的资料。为了做好捐赠资料的注释工作,她不辞辛劳广泛查阅文献,无意间看到1978年10月23日廖承志为北京中日友好人民公社成立所作的题词在社会流传。她把消息告知孙平化的其他亲属后,孙志鹏自费购买了该幅题词,并无偿捐赠给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以更好地保存和利用。孙晓燕女士表示,她正持续整理孙平化同志的藏品,将继续向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捐赠藏品实物和资料电子版。

 

撰稿:李苹

初审一校:刘斌

复审二校:蔡瑞燕

终审三校:刘斌

 

 

中国广东广州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

Copyright@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RoomWebDesign

友情链接

广州市海珠区纺织路东沙街24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内

(020) 89003117

jnguan@zhku.edu.cn